当前日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网站首页大师简介易经论坛易经案例姓名起源起名要诀起名案例讲座教学收费标准合作伙伴联系我们
 本站热文:赵常富团队承接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薛岚侨简介  赵常富简介  玄空风水与国家运势  用易经智慧化解人生潜在危机  
全站搜索:    
首页易经网业内新闻  
 
长寿之乡、佛教圣地巴马甲篆镇与盘阳长寿之河
来源:本站 点击数:18948次 更新时间:2019-11-7 11:50:24

长寿之乡、佛教圣地巴马甲篆镇与盘阳长寿之河

国际易学联合会  薛岚侨搜集编写

广西巴马甲篆镇是世界长寿之乡、旅游胜地,而流经甲篆镇的盘阳河是中国的长寿之河,甲篆镇还是佛教姻缘和合的发源地

甲篆镇地处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部,东靠西山乡,西与那社乡相连,南接巴马镇,北邻凤山袍里乡,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19公里总面积152平方公里。

甲篆镇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盘阳河流贯本镇7个村,河段长30公里。甲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下第一洞“百魔洞”在本镇坡月村境内;“百鸟岩”在甲篆村距乡府1公里。甲篆盘阳河油鱼味道独特。

甲篆镇素有“长寿之乡”、“旅游之乡”美称。为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一,甲篆长寿旅游资源及“百魔洞”、“百鸟岩”旅游开发,吸引了区内外游客到甲篆旅游、定居。外交部组织日、美、英、法等12个国家记者团到甲篆考察旅游

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长寿河,甲篆村在巴马县西北19公里处,甲篆镇政府驻地,巴马至凤山公路经此,盘阳河从距村址约2公里烈屯漠斋山的百鸟洞奔流而出,河湾断续,秀水潆洄,两岸奇峰峻峦,村屯错落。似锦的田畴上,如画的河谷中,有酷似桂林山水的碧莲叠彩、书童独秀、榕荫古渡和屏风山,还有坡开老虎山、象山,足乐的孔雀山,以及千绮百丽的大水溶洞。

大自然赋予巴马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在这一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构成了以盘阳河、百魔洞、百鸟岩、赐福湖、弄友原始森林、江河地下漂流、天坑地下森林、巴马猿人遗址等连成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孕育了罕见的寿星群体。

巴马盘阳河经过长期流水冲蚀,形成了深谷、溶洞、暗河、瀑布等多美多姿的自然风光。巴马盘阳河风景区也是一条长寿带。两岸不仅山青水绿,风光明媚秀丽,而且河水水质良好,富有对人体健康长寿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而这一带生活着众多的古稀、期颐老人,其人数密度和长寿环境为世上少有。其中百岁兄弟、百岁姐妹、百岁夫妻随村可见,故又称长寿河。

以下几幅是流经甲篆镇盘阳河的代表性照片

巴马县是广西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之一,人间福地,人们淳朴善良,具有民间宗教信仰的渊源,佛教更是巴马寿乡智慧的崇尚和信仰。全县总人口26万人,皈依1360多人,信众6000多人。在外出家修行的僧尼也有数人。是河池市信仰佛教人员最多的县份之一。

定金寺

定金寺是广西年代古老规模最大的一座佛道名刹是中国佛教缘和合的发源地,供奉和合二仙,月老和岑大将军。

据史料记载,定金寺是在明末期间当地群众为纪念田州(田州:现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府官、壮族先人岑猛而建,传说中岑猛是一位救苦救难的慈善大将军禅寺内现有岑猛塑像一尊。

80年代后期,定金寺由群众集资再度重建,定金寺在重建期间,中国佛教寺院名录编委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慈善会员、浙江省瑞安市大房堂主持释印悟法师应信众邀请,亲自主持定金寺。定金寺以其规模宏大、殿堂巍峨、道场清净成为当今巴马的一座名寺,每逢农历的月初一和十五,定金山禅寺香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有大批的善男信女到山上祈福,拜和合二仙,月老,岑大将军,供奉香火,祈求感情和睦生活美满、事业顺利和健康长寿

选佛寺:

据考证,清朝中期甲篆镇始建《关圣帝祠》,供奉伽蓝关公圣像,不幸悉数毁于上世纪文革。

如今尘埃落定欣逢盛世。佛一切皆緣,無緣不感召,承蒙上净下世法师慈悲普度生愿力于2014418緣來到巴马踩点计划建立佛教道弘法利生,净世法师的到來決定巴人的福地信居士迫切要求净世法师组织筹建道普度众生。

2014农历715中元节,到五山恭净世法下山到巴马弘法利生。

该寺坐落于坡开屯踞山临水,平畴铺展,古树横疏,盘阳河婉转如带,傍冒一眼清冽山泉,水雾终年缭绕,四季如烟似梦,诚香信客来往共修和养生的理想胜地

净世法师的到来力行悲愿,怜悯众生,大慈大悲,不为自己得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把十方众生所有供养功德款不计数全部施舍于众生,净世法师的到来,巴马选佛寺的命名,念佛堂的修建不愧是巴马福报的感召

2015719(农历六月初四),巴马选佛寺圆满奠基

附:“因缘和合”解读

巴马是中国佛教因缘和合发源地,那么“因缘和合”的典故,其来龙去脉是什么呢?

佛教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近取因”和“俱生缘”。一切万法,不论是外器世界还是有情众生,都要依靠近取因和俱生缘才会出现、存在、最终结束。一切都离不开因、缘的和合,如《入行论》所说:

何故因生果?从昔因力故。……

缘聚则定生,不聚无生力。……

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

这里所说的“因”就是近取因,“缘”就是俱生缘。

我们以樱桃为例,樱桃从何而来?当然是从樱桃树而来。为什么樱桃树能结出美味的樱桃?因为它同时具备了近取因和俱生缘。近取因就是樱桃的种子,俱生缘就是种子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阳光、空气、水分等条件。近取因虽然比俱生缘更为重要,但如果想要结出果实,

二者缺一不可。

不仅是樱桃,大地上千姿百态的草木,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都是因为具备了近取因和俱生缘才会出现。在一片辽阔的草原上,无数鲜花之所以同时、同地竞相开放,是因为这些花朵具有同样的俱生缘;而每朵花的颜色、形状、大小、香气都不一样,则是因为它们具有各不相同的近取因。

再举个例子:一对父母养育了五个孩子,孩子们在同样的环境中幸福成长,得到父母平等的关爱和教育,这是他们的俱生缘。而每个孩子的相貌、观念、苦乐感受各不相同,这是因为他们各自的近取因不同。假如父母把家产平均分给了孩子们,每人都得到十万元。

那么,或许有的孩子会利用这笔钱投资经商,变得很富裕;或许有的孩子会坐吃山空;而还有的孩子则可能会用这笔钱去造恶业。每个孩子都得到十万元,这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俱生缘;而每个孩子分到钱财后结局各异,则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近取因。

在佛教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佛陀涅盘后九百年,印度的佛教遭到严重破坏,有一位妇女真诚地发愿:“我是个女人,很难以女身广兴教法,我愿生育儿子,让儿子来弘扬大乘佛法。”于是她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无着菩萨,一个是世亲论师。兄弟两人从小笃信佛法。无着菩萨长大后对弥勒菩萨信心深固,闭关修持了十二年,历尽艰辛,终于亲见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问他:“你这么辛苦地修持,想求什么?”他回答说:“我只求弘扬大乘佛法。”于是弥勒菩萨让他抓住袈裟的一角,带他飞升到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的道场,让他学习了很多大乘佛法,并将弥勒五论带回人间,弥勒五论就是《现观庄严论》、《经庄严论》、《辩中边论》、《辩法法性论》和《宝性论》。

而世亲论师长大后依止了一位小乘佛教的大师,精通小乘佛法,但诽谤过大乘佛法。无着菩萨为了度化弟弟,就用各种方法启发他。最后世亲论师终于对大乘生起了无比的信心,并对自己以前诽谤大乘佛法的行为后悔不已,准备割掉舌头来赎罪。这时无着菩萨对他说:“以前你用舌头诽谤大乘,现在可以用舌头来赞叹大乘,这样就可以弥补了。”于是世亲论师用后半生著作了很多著名的论典,以此来弘扬大乘佛法。

一切都是因缘和合那么成佛的因和缘是什么呢?

世亲论师皈依了大乘之后,还常常和哥哥进行辩经。两兄弟辩经时,世亲论师反应很快,无着菩萨则有点慢,于是世亲论师问哥哥为什么会这样,无着菩萨回答:“因为你以前曾经做过五百世大班智达,所以智慧敏锐,反应很快。我前世没有当过班智达,而且很多时候我是通过本尊来回答的,所以反应比较慢。”

世亲论师很好奇,也想亲见哥哥的本尊——弥勒菩萨。于是无着菩萨就为弟弟去祈求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却回答:“不行,因为你弟弟是凡夫,而且诽谤过大乘佛法,所以有障碍,这一世见不到我,要到下一世才可以。”

从无着菩萨和世亲论师这两兄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俱生缘,什么是近取因。他们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并且同样地修学和弘扬佛法,具有同样的俱生缘;但他们的近取因不同——哥哥是三地菩萨,弟弟是凡夫。所以他们会接触不同的法教,历经不同的修行过程,取得不同的成就。

哥哥无着菩萨一开始就对大乘特别有信心,他闭关十二年勤修弥勒法门,几经起伏终于因为生起了大悲心而得以亲见本尊弥勒菩萨。弟弟世亲论师则由于近取因没那么成熟,所以他在学佛之初接触的是小乘的大师,然后在学佛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诽谤过大乘,所以这一世最后也没有见到本尊。等等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个人的近取因不同所造成。

近取因属于自力,俱生缘属于他力。对于初学者而言,首先要依靠的是他力。我们要用俱生缘来让近取因成熟,透过俱生缘来让自己的近取因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他力在修行的初、中、后阶段都至关重要。如果缺乏他力,自力的种子可能在刚刚发芽时干枯,可能在含苞待放时凋谢,也可能在即将结果时枯萎。

在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传承中,俱生缘可以说就是善知识,就是上师。冈波巴大师在《解脱庄严宝论》中所说的:“成佛之因如来藏,成佛之缘善知识。”这里的“因”就是近取因,“缘”就是俱生缘。可见,作为俱生缘的“善知识”有多么重要,缺乏这个缘,成佛就是不可能的。

因缘和合而生,这3种人可以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心归善缘

佛教:因缘和合而生,这3种人可以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佛曰,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佛教缘起论中认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森罗万象,这些都是因为有因缘和合而生起。而最后的消失,也是因为因缘散尽。这里的“因缘”不是婚姻爱情关系里的“姻缘”。比如:芸芸众生的一次相识,这就是因缘之一;

再比如,你今天点开了这篇文章,这也是我们之间的姻缘;再或者,今天马路上两个发生刮擦的开车人,为此发生了争吵,这也是因缘。只不过世间的因缘同样也有着善缘,和恶缘之分。所以佛家认为,“因缘”也可以称为因果。如果说因是事业的发生条件,那么缘就是最后的结果。大因缘生大果,小因缘生小果。这3种人可以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快看你有吗?

第一种人:高人。

高人,按照佛门意思,也就是指生活中那些有智慧的“智者”。高人比世俗之人,往往更容易看透事物的本质,把握住事物的真理。这些人往往都有超凡的见识,宽广的胸怀以及渊博的知识。在面对大是大非之前,面对善恶正念择抉时,他们往往有着更好的决断能力。

高人可遇不可求,如果你的生命中也有这样的“智者”,那么恭喜你,你的福报深厚,无论是修行还是学习,你都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第二种人:贵人。

俗话说得好,生命中有贵人相助。这里的贵人,并不一定特指有钱有势的人。比如,一个老奶奶在马路上摔倒了,陌不相识的路上将她搀扶起来并送到了医院救治。那么这个陌生人就是老奶奶生命中的贵人。贵人可以是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可以无钱无势,但也可以是名利双收的达官贵人。得到这些人的帮助,那么你的人生一定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那么,怎样才可以得到贵人的相助呢?勤修你的善缘,这样才会广种善因,多结善果。做一个善良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积极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这就是广种善因。

第三种人:“小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很容易找到一些“小人”。他们挑事生非,甚至大搞阴谋论,常常让我们十分愤怒。佛家认为,对于这些生命中的“小人”,首先一定得学会隐忍。佛经有云“忍辱波罗蜜,便是妙中宝”。你无需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学会适合就好。

把生活中的这些“小人”当做自己最好的镜子,你会发现自己会更加警醒,更加进步。从这个程度上来说,生命中的这些“小人”,确实是自己的贵人。至少他能够时刻提醒我们不要犯错,这样我们也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芸芸众生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无论是高人、贵人还是小人,又或者是俗人。这一切都是因缘际会和合而生。平淡看待一切,注重多修善缘,广结善果,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佛教是高度艺术化的社会教育和因果教育 下一篇:蒋介石输了风水,败走台湾
 
  友情链接
中华起名网中国孔子网中华伏羲周易东方易学资料河北周易研究宁夏易学研究易学网安阳周易专修国际易联信息
重庆涪陵易经李顺祥易学网广东邵伟华信裴翁风水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后台管理 | 象形数码
NMZYW V 2015.
2007-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07000591号
邮件:xlq0760@sina.com 电话:010—51627260、5162750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8号1号楼B座